2005年12月23日,24日政大舉辦了人文社會科學論壇,從參加的人數便可得知台灣人文社會科學有多不受重視。最近幾年以SSCI和SCI來評量老師、評鑑學校,已經造成了負面效應。以下是我的觀察和想法。

我想我沒有資格談台灣人文社會科學發展何去何從,但我想從我看到的現象來說明台灣高等教育的發展是何等的扭曲荒謬。政大要隨之起舞嗎?在強調全球化、競爭力的世界,學術研究變得也要強調競爭力,無論是教師個人的基本績效評量或大學評鑑,教師發表在著名學術期刊的篇數多寡或被國際學術期刊的引用次數永遠都在被評鑑的項目之中。問題是我們強調競爭力的目的何在?難道光憑發表在著名學術期刊篇數的多寡或被引用的次數多寡就可以決定國家的競爭力嗎?這樣的結果是老師拼命地寫一堆可以登上SCI、SSCI收錄的文章,想辦法通過升等,忽略了教學;我們偉大的教育部把學術卓越和教育的本質劃上等號,愚蠢地把工具當成目的,盲目地追求指標,重量不重質。教育的本質何在?無非是栽培能夠適應未來社會的公民,具有理性的思辨能力、具有前瞻性的視野、擁有正向的人生觀和基本的審美觀。學生只會記得老師教學的好壞,縱使老師研究做得再好,如果不認真教學,學生根本無法從老師身上學到任何知識。人文社會科學尤其需要長時間的觀察與沈潛,不是做個實驗、跑跑數據就可以清楚地證明A會導致B。人是如此複雜的生物,我們可以把自己物化為無情的草木嗎?人文社會科學之所以無法完全套用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在於人的思考有無限的可能,也正因為如此人才稱之為人,不是嗎?不該用自然科學的標準檢驗人文社會科學,不該用學術論文產出的多寡決定學術的優越與否。讓自然科學歸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自有一套標準。可不可以讓我們的大學教師喘一口氣?讓老師們有時間備課,讓學生從大學裡學得知識,這才能提升大學生的素質,國家競爭力強調的是整體國民的素質,應該不是該國的學術論文篇數多寡吧!

再談國際化,如果真的要國際化,為什麼不多花點錢投資在台灣學生身上?送他們出國長期唸書或短期進修,到國外接受不同文化的衝擊和洗禮,而不是在台灣被保護的溫室花朵。為什麼找來一堆不怎麼優秀的外國學生,每個月給他們一堆錢?這有加強台灣的國家競爭力嗎?國家競爭力是要看長期的,教育是百年大業,五年五百億就算讓台灣一兩所擠進世界百大又如何?國家競爭力是整體國民素質的評比,不是只有在金字塔尖端的菁英。爭取世界百大就像一場不知終點何在的馬拉松賽跑,我們是不是該停一下看看這是不是我們要追求的結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usasi07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