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在某篇文章中,看到作者提到其父親引用這句成語來阻止他追求家世、財富遠優於自己的女友,於是想談談這個成語。「齊大非偶」典故出自左傳,用來比喻婚姻門第不相稱,不敢高攀。而從原典來看,應該專指女方家世財富等勝於男方的狀況。

《左傳.桓公六年》:

北戎伐齊,齊使乞師于鄭,鄭大子忽帥師救齊,六月,大敗戎師,獲其二帥,大良,少良,甲首三百,以獻於齊,於是諸侯之大夫戍齊,齊人饋之餼,使魯為其班,後鄭,鄭忽以其有功也,怒,故有郎之師,公之未昏於齊也,齊侯欲以文姜妻鄭大子,忽大子忽辭,人問其故,大子曰,人各有耦,齊大,非吾耦也,詩云,自求多福,在我而已,大國何為,君子曰,善自為謀,及其敗戎師也,齊侯又請妻之,固辭,人問其故,大子曰,無事於齊,吾猶不敢,今以君命,奔齊之急,而受室以歸,是以師昏也,民其謂我何,遂辭諸鄭伯。

簡單來說,當時齊國受到北戎的侵略,於是向盟邦鄭國求救。於是太子忽(後來的鄭昭公)就率軍前往救援。打勝仗後,齊侯(齊僖公)覺得這位年輕人挺不錯的,想把女兒(文姜)嫁給太子忽,但被太子忽以齊國乃大國,與鄭國相差太多的理由拒絕。太子忽是否受了當時男尊女卑的影響才有此看法不得而知。不過,即使是號稱女男平等的現代,這種價值觀仍舊存在。如果男方家境差女方太多,不能提供「安全感」者,想要共結連理的機率則大大下降矣。

然而,從事後諸葛亮的角度來看,太子忽拒絕這門親事可真是聰明至極。因為文姜和其老哥齊襄公正是歷史上(至少是春秋時代)有名的亂倫兄妹。而代替太子忽戴上綠帽的正是文姜的老公魯桓公。本來雖然齊襄公和老妹搞亂倫,但至少妹妹已經出嫁,應該不會有什麼後續發展。壞就壞在魯桓公到齊國敦睦邦誼時,應老婆要求把她也帶上了。更壞的是這對亂倫二人組趁這機會又死灰復燃,慾火燒盡九重天。比更壞還要壞的是,魯桓公發現頭上多了頂綠帽,而且還是大舅子送的。當然,發現這種秘密的人通常不會有好下場,魯桓公也是如此,被大舅子派人作掉啦。至於兇手(公子彭生)--當然也被宰了,不然無法對魯國交代。

至於齊襄公本人的下場,也沒好到哪去,後來被叛變的大臣幹掉了,於是兩個弟弟爭奪君位,搶贏的那位把齊國治理的十分出色。於是當我們提到齊襄公時,除了想到這傢伙是個亂倫名人之外,還會想到他有個有名的弟弟,名叫小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usasi07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